散文

气数定 悠闲自得 /梧闽

人的气数,一生可以有三万天,一天可以有一万次呼吸…这三亿次左右的呼吸的次数,便是人的气息定数…既然知道了'气数已定',有大智慧、超越生死的修为者。'放下'曾经不能自己的自我,达到'小我'境界是一种悠闲减负,能有'无我'精神,真的活得通透了,佛曰'觉悟'。

作家出版社 散文 中国散文学会 李涉 太武 2025-05-20 14:59  9

散文 | 郭凤莲:虎命难违

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,很多人都可以无比确定地说,他就是娘生的。那位经验丰富、眼神笃定的接生婆,每次回忆起那个特别的时刻,都会拍着胸脯确定,那孩子是自己亲手接生的,他绝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母亲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艰辛,终于到了那神圣的一刻,孩子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,

散文 郭凤莲 刘虎 刘生 茶盘 2025-05-20 10:49  12

散文‖早餐喝豆浆

豆浆盛在洁白的瓷碗里,表面氤氲着一层薄薄的热气,像是给这碗豆浆披上了一件轻纱。那乳白色的液体,微微地晃动着,仿佛是一片宁静的乳白湖泊,在晨曦的映照下,泛着细腻而柔和的光泽。凑近细嗅,一股浓郁的豆香扑鼻而来,那是来自大地的馈赠,是大豆经过研磨、熬煮后释放出的醇厚

早餐 大豆 豆浆 散文 米糊 2025-05-20 07:56  10

我的三把钥匙

有人说,一个人的昵称是其精神世界的缩影。我在不同平台的三个昵称——今日头条上的“是谁偷走了我的故乡”、简书上的“海底浪花”、微信里的“小头爸爸”,细细品味,恰似三幅不同色调的画卷,徐徐展开我内心深处的理想意识与精神追求。

故乡 钥匙 教会 今日头条 散文 2025-05-19 23:37  12

【散文】在广播发射台的十二年:电波里的岁月印记

十二年,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,却足以让稚嫩青涩蜕变为沉稳坚毅。在广播发射台的这四千多个日夜,我与无数闪烁的指示灯、轰鸣的发射机共同生长,广播发射台的每一寸机房、每一根馈线,都镌刻着我与这片阵地共同成长的印记,用青春丈量安全播出的刻度,让责任在高山之巅绽放光芒。

广播 印记 散文 电波 广播发射台 2025-05-19 21:06  9

乡情散文|乡村记忆——故乡的青山

说来话长:自人民公社成立后,政府高瞻远瞩务实创业,首先提出:“举着红旗跟着党,誓叫山河换新装”……满街红绿标语异常醒目。那时巳过渡到人民“公”社,“人多力量大,说干啥就干啥。”一九五八年新任大队基层干部,坚决执行党“绿化祖国”的号召,让小东山披上绿装。开春便成

故乡 青山 乡情 散文 乡情散文 2025-05-19 14:37  12

乡忆散文|翻墙看电影的日子

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去影院看场电影了。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看电影,那时看电影并不简单,看也是在露天地看。来村里放电影的是公社的放映队。每次放映队下村演出,都是先在村里较大的空闲地上早早挂上荧幕和喇叭,直到天全部黑下来,放映员吃饱喝足后,才把放映机架起来,发电机呼喽呼

电影 剧院 散文 放映队 王学亮 2025-05-19 14:35  10

散文:画笔里的人生

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” 时光是一支永不干涸的画笔,在岁月的宣纸上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纹路,悄然润泽着生命最本真的模样。人生恰似一幅流动的水墨长卷,我们既是执笔的画师,亦是画中穿梭的旅人,以每一个脚印、每一次抉择,书写着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。

人生 画笔 底色 凌云壮志 散文 2025-05-19 10:52  12

散文:钱都去哪儿了?

就像长了翅膀的精灵,转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前些日子老家堂弟打来电话,声音里满是无奈与焦虑,原来侄子好不容易谈了个对象,可女方一开口就要18万8的彩礼,堂弟在电话那头儿叹气:“现在好姑娘太难得了,错过这一次,以后怕是更难遇到。哪怕砸锅卖铁也得把人娶回家。”我一

情妇 散文 贪腐 广东茂名 炒花饭 2025-05-19 05:03  9

高金秀《牦牛广场的夜与暖忆》散文

暮色如淡墨洇染,悄然晕开在城市的天际。我刚迈进家门,孙子便像一只欢快的小鸟,“嗖”地一下扑到我身边,脆生生地喊着:“奶奶,吃完晚饭带我去牦牛广场玩吧!”他仰着脸,眼睛亮晶晶的,那期盼的神情仿佛藏着一整个璀璨星河。我笑着摸摸他的头:“乖,等吃完饭咱就去。”

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散文 牦牛 晓凡 金秀 2025-05-19 00:37  20